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有效融合方式,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选取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融合信息技术的科学课程。研究结果表明,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在数据可视化、模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此外,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双轨驱动”教学模式,即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科学探究过程,同时借助科学内容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从而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该模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框架,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教学的潜在价值,并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双轨驱动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目 录
中文摘要 1
中文关键词 1
一、引言 1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的教学理论基础 2
(一)融合教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2
(二)相关教育理论对融合教学的支持 2
(三)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机制 3
(四)科学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的适配性 3
三、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索 4
(一)融合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框架 4
(二)典型融合教学案例分析 5
(三)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 5
(四)教师在融合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6
四、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融合教学的优化策略 6
(一)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路径 6
(二)构建支持融合教学的资源体系 7
(三)解决融合教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 7
(四)推动融合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8
结 语 8
参考文献 9